文:记忆弹窗
乌克兰会会袭击红场吗?5月9日大阅兵前夕,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气氛异常紧张。移动信号中断、防空部署高强度运转、俄占克里米亚阅兵活动突然取消……一连串的非常态迹象让人不得不问:乌克兰会不会真动手?
先说我的判断:乌克兰绝不可能袭击红场阅兵式。但——他一定会让俄罗斯如坐针毡。
为什么不会袭击红场?
泽连斯基近日表态:鉴于俄乌冲突仍在继续,乌克兰无法保证任何前往莫斯科参加传统5月9日胜利大阅兵的外国政要的安全。“我们无法对俄罗斯联邦领土上发生的事情负责。他们要对你们的安全负责,因此我们不会向你们提供任何保证。” 乌克兰通过外交表态和模糊语言释放战略不确定性,核心不是宣战,而是让俄罗斯无法预判。
一、战略理性:红场不是军事目标
从战争爆发至今,乌克兰大多数打击目标都聚焦于军事设施、军需供应链、能源节点等高价值目标,尽管俄罗斯持续袭击乌克兰城市、民用基础设施,造成乌克兰大量平民伤亡,但乌克兰始终坚持打击对方军事、能源目标。
红场阅兵的政治象征意义大,但军事价值极低。一旦攻击成功,不仅激怒俄罗斯,还可能伤及无辜,让一些中立国家误判乌克兰的战略底线,影响国际支持力度。
二、国际形象:不能失去“文明抗战”的叙事优势
泽连斯基和乌克兰政府一直在努力构建“正义防御者”的国际形象。这是乌克兰赢得大量军援、道义支持的基础。
如果乌克兰主动袭击红场,即便有能力、即便能得手,也可能在全球民意战场上“自毁长城”。国际形象,是泽连斯基绝不会轻易牺牲的战略资产。因此,红场是“高风险、低收益”的典型目标,乌克兰一定不会袭击红场阅兵式。
三、心理战:制造“预期压力”,胜过实质攻击
乌克兰目前的战略主轴,正是用“可能袭击”的模糊空间,逼迫俄罗斯进入全面戒备状态,超额调动资源,造成战线失衡。试想,哪怕5月9日当天莫斯科仅仅响起一次防空警报,阅兵式也将沦为一场失败。正因如此,莫斯科这几日高度戒备,据传已部署约280个防空单位,S-400、“铠甲-S1”等重型防空系统悉数上阵,甚至从喀山、格罗兹尼调兵增援。
当前俄方的紧张形势,正是乌克兰“心理战”奏效的明证。泽连斯基几句模糊外交表态,换来俄方举国警戒、空前部署,无疑是一场高风险的战略博弈。
但泽连斯基也绝不会无所作为,按兵不动。事实上,乌方早已展开精准行动,不仅在视觉与心理层面给予敌人沉重冲击,更在战场上全力以赴,抢占先机,赢得主动权。
一、 无人机远程空袭:莫斯科陷入恐慌
5月4日晚,乌克兰疑似使用远程无人机对莫斯科发动袭扰,防空警报接连响起,伏努科沃机场被迫关闭航班。这一行动不是直接攻击红场,而是以“边缘打击”警告俄方:乌克兰具备打击红场能力,你无法无视
5月5日,莫斯科主要通信商(Beeline、MegaFon、MTS、Yota等)大面积信号中断,官方称是“彩排需要”,这真实反映了俄罗斯的防空焦虑。一座首都,因担忧无人机袭击而进入无线电静默状态,史无前例。
二、打击克里米亚:胜利日前的真实战场
5月2日晚,乌克兰对俄占克里米亚展开了“史上最大规模”空袭行动:至少出动170架无人机、数枚导弹、无人舰艇协同作战,对俄军后勤设施、雷达站、军港目标实施打击。
效果立竿见影:赛瓦斯托波尔市长亲口宣布,一年一度的赛瓦斯托波尔胜利日阅兵因“安全原因”取消。这不仅打乱了俄罗斯的节庆计划,更在舆论和心理上对俄形成巨大冲击。
三、发动多点军事进攻
就在俄方举全国之力筹备阅兵式之际,乌克兰在战场一线加紧推进。
5月2日,乌军使用“马古拉V7”无人舰艇+美国AIM-9“响尾蛇”导弹,成功击落2架苏-30战斗机,第一架被击落的苏-30战斗机机组人员跳伞逃生,第二架被击落的苏-30战斗机机组死亡。这是战斗机首次被无人艇击落,改变海空协同作战规则。
俄罗斯 Su-30 战斗机在黑海上被乌军击落
近日,乌军再次越过边境发动“第二次库尔斯克行动”, 打击俄罗斯边境村镇,摧毁桥梁、无人机指挥站等关键节点,形成实质战术突破。
此刻的乌克兰,正在使用“心理战+技术战+边缘战”混合打法的高阶博弈术,将“胜利日”变成俄罗斯的战略痛点。
5月9日当天,红场盛大阅兵场面的背后,是俄罗斯举国紧绷、莫斯科如临大敌的真实焦虑。
愿战争早日结束,愿正义最终胜出!